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产业化和品牌的发展程度,反映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文明进化的程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倘若没有国际化的产业和品牌,不仅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耻辱。 ——詹友何
2015年1月16日,对于广西力倍特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值得庆贺并载入公司史册的日子。当力倍特(马来西亚)国际集团执行董事中国区董事长、广西力倍特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詹友何先生双手接过美国FDA食品认证证书的那一刻,一向平和淡定的他,不免双眼变得湿润了。FDA,当今国际最高最完善的食品检测及安全标准,标志着力倍特饮料公司从此将国内产品品质生产标准全面提升为执行国际公认的最权威的食品安全标准,按国际标准生产中国新生代民族品牌产品。
让我们逆转时光,追本溯源,一起历览一个人的成长、思想轨迹的变迁和奋斗史,解读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格局和在文化内涵品质上的追求。
启程:传承家族民族精神 确立人生两大理想
曾祖父漂泊海外 创下品牌“力倍特”
1919年,整个中国大陆民不聊生,国运衰落,战乱频繁。“宁当太平犬,不当离乱人”。基于这个想法,许多人漂洋过海,赴异国他乡谋生。那时,詹的曾祖父就是其中一个逃难者。他的曾祖父先是辗转到马六甲海峡,然后从马六甲来到马来西亚落脚。
“独在异乡为异客”,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国度中生存确实不易,要付出超出常人几倍的努力。凭着自己的敢闯与勤奋和炎黄子孙骨子里就有的自强不息精神,1924年,其曾祖父拿出日出而作,日落不息打零工存下的所有积蓄,在当地开了一个小贸易部,取名“力倍特”。经过8年的艰辛付出和努力,1932年,创立“LIGO”品牌,“力倍特”开始与英国人合作生产黑枣、葡萄干等干果类产品,并以此敲开美国干果市场的大门。从此“力倍特(LIGO)”品牌便悄然地立足美洲大陆,一路畅销近一个世纪。其曾祖父的过人勇气与非凡胆识打造出了一个商业帝国,为自己赢得了在海外的立身资本,也为华人争得了荣耀和尊严。
初出茅庐闯商海 被骗损失上百万
或许身上遗传了祖先敢闯敢为的血性,1998年,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利用暑假的时间,独自从马来西亚来到中国义乌,要为公司采购一批产品,这个人就是力倍特家族企业的第四代传承人詹友何。
那时,义乌己经成为全世界小商品的聚散地,吸引了来自各个国家的商人前来采购、进货,也吸引了一批敢于冒险的人来此淘金。年轻的詹在采购时,看到样品是好好的,装在货柜外面那层的货也是好的,然而,这批货发到马来西亚后,发现货柜里面的全是次品,让公司蒙受了上百万元的损失。这,让他刻骨铭心。吃一堑,长一智,义乌之行反而激发他不断进取的勇气,那就是商场如战场,不仅要胆量,还要有智慧。因为有了这次教训,让他学会了做事更细心严谨,时刻把牢产品品质关,更让他懂得了“诚信才是畅行天下为人经商之本”的道理。
历经磨砺助成长 美国受辱立大志
2003年春天,詹友何到美国去为公司采购产品并看看公司产品在那里的市场运行情况。当时正赶上当地的一个商业组织举办一个区域性的商业峰会,应供应商的邀请他一同前往去旁听。会上,会议的组织者做峰会的核心发言时有这样一段演讲:今天我们在这里开的是区域性的世界水准级的产业和品牌打造峰会,这个峰会我们只分享和探讨欧美的产业和品牌就足够了,不包括其它区域,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产业和品牌。因为,我们的区域产业和品牌才有资格代表世界级的产业和品牌。现在是,将来也是,永远是!就是这样的一次峰会,让年轻的詹友何陷入窘境,倍感汗颜。仿佛他和整个东南亚及所有的华人都在当众被人摒弃和奚落。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他在内心萌生了做华人的民族的世界级产业和品牌的冲动和强烈地欲望。从此,他更是加倍地努力工作和在商海中不断的学习,为他的理想一点一滴地打着坚实的基础。
经过近十年的磨练和努力,詹友何一步步地成长,渐渐成熟起来。他对产业和品牌的认知和理解,也从一个企业运营范畴、一个企业标识上升到了一个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的高度。
当笔者提及这些年的闯荡和历练,给他最大的认知他的选择是什么时,詹友何做出了下面的表述:我的认知就是必须传承两个精神。我的选择就是实现两个理想。那就是家族敢闯敢为、吃苦勤奋、诚实守信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永于创新的精神,打造一个民族的世界级的产业链王国和民族的国际化品牌,跻身世界百强品牌行列。
正是基于这样的领悟和追求,詹友何开始了他的玉米黄金产业链王国的构筑与国际化民族品牌打造的奋斗之旅。
行程:创新之路多艰难 坚信风光无限好
锁定产业定方向 东盟招商落八桂
一个人确立了理想,就要为他的理想而行动。不然理想就是永远的空想。詹友何已经锁定他的目标,接下来就是定位他的产业和品牌。因袭家族产业的基因和他对世界食品市场做的大量探访、调研分析,他最终将他的产业定位在“玉米”领域。他坚信,玉米不仅是传统古老的食品,更是未来具有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和无限商业价值空间的食品。
伴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中国东盟经济门户进一步开放。2007年,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为搭建一个与海外华侨华人特别是华商合作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他们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独特的优势服务中国,促进广西的引资引智和对外开放,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全面发展,进而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服务,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贡献力量,广西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侨办,联合主办了海外华商相聚中国—东盟博览会暨广西商机介绍会。作为力倍特集团中国区的董事长詹友何应邀参会。参会期间,他考察了多个地方的玉米种植品种,终于找到最合适的品种。经过全国多省考察,詹友何认为最适合种植玉米的气候和环境就在广西。更主要的是,他被广西开放包容的政策和招商会倡导的“新广西、新商机、新发展”的主题思想所吸引。就是这样,詹友何带着他的玉米产业链和民族品牌梦落地广西。
基地孵化产业链 创立品牌“立多多”
詹友何来到广西,心中牢记力倍特“思利及人”的祖训,誓做负责任的食品人。他给公司提出了“诚实守信,开拓创新,誉满全球”的经营理念。
如果把做企业比作下围棋的话,那么开棋布局占位尤为重要。詹友何从源头做起,那就是把他的第一粒棋子下在了原料基地开发建设上。原料的品质决定了产品的品质,而产品的品质最终将决定一个产品品牌和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原料的品质就是产品品牌和企业的生死劫。
经过反复的按照标准化绿色环保生态要求考察论证,詹友何相继选择并在广西的横县校椅镇、越南的海防等地区和国家开发建设了甜玉米种植基地,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2000多亩,每年可产4万多吨玉米,这完全可以满足公司目前对原材料的需求,更主要的是在原来的品质上为公司生产高品质的产品提供了保障。
解决了原料就是解决了根本。到了产品研发的环节,詹友何确立了创新和全面系统开发、复合利用、实现玉米整合价值最大化的原则。 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和他的研发团队研制了一系列玉米加工产品。在他研发的系列产品中,尤为重要的也是他要在未来的产业链和品牌运营中大做文章的就是:“立多多”玉米须植物精华饮品。这不仅是一款“零添加”的健康绿色饮品,而且是世界首创填补空白的产品。也正是基于这个突破性填补空白的研发成功,让詹友何将“立多多”(LIIT)品牌锁定为主打的新生代民族品牌,并最终将其打造成国际化的民族品牌,挺进世界百强品牌行列。
詹友何介绍,“立多多”品牌文化是以“释放压力,添活力”为诉求点,主张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释放身心的压力,以达到增添生命活力,增添生活乐趣的目的。目前,中国饮料市场上以“降压”为诉求点的产品几乎没有,“立多多”产品结合玉米须自身的降压特点和消费者追求舒缓并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提出了“降压”这一新的核心性诉求,相当于开辟一个饮料市场的蓝海、一个新的消费文化主张,市场前景必将广阔。
产品上市屡遭拒 万场推广融坚冰
正如通往海洋彼岸的船必然要经历风浪,链接峰巅的路必有坎坷崎岖的行程,詹友何的“立多多”品牌市场营销刚一启动,就遭遇了三板斧。营销推广屡屡受阻被拒绝。之所以遭到拒绝,除了“立多多”是个新品外,更多的是来自人们传统习惯和固有观念上的认知瓶颈。由于“立多多”,采用的原料来自甜玉米,恰是市场众多消费者关注热议的话题之一。当时社会上和一些网络微博论坛里正在误传着这样的说法:“甜玉米是真正的转基因食品!在美国这种玉米是只能用来喂动物,不能给人吃的!”其次,大多数人都认为玉米只有果粒才是食用的,玉米须是边角余料被人丢弃的,怎么可以做成饮料。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众多商家、饮料经销商,甚至公司的部分高管和营销人员都发出了这样的质疑:提到玉米,人们首先想到和接受的就是玉米粒、玉米汁,玉米须做饮料没有消费基础,必然被市场拒绝。“立多多”选择的是“死胡同”。在“立多多”遭遇市场冷遇的同时,公司内部也频频出现危机,那就是人员的大量流失,最少的时候,公司的营销队伍只剩下3个人。
面对市场对“立多多”的“冷落”和来自各方的质疑,詹友何寝食难安,陷入了冥思苦想。但他从没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更没有动摇做大做强“立多多”的信念。他深信“释放压力,添活力”的诉求定位,深信健康生态、零添加的对人类对消费者大有益处的放心安全食品一定会迎来市场消费的春天。针对市场的拒绝,詹友何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一个产品,尤其在食品和“水世界”品牌琳琅满目的今天,要想被人认识和接受,必然要有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必然要去做很多的营销“功课”。二是大多消费者对甜玉米和玉米须,以及营养健康安全食品的体验和认识还停留在传统习惯的感性阶段,没有上升到科学的理性的认知。接下来,他要做的不但是一个产品和品牌的推广,更是消费文化、消费观念及相关产品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推广。这不知不觉中,将他的产品和社会责任联系的更加紧密了。
2014年对于广西力倍特饮料公司,是“立多多”品牌产品在国内局部市场启动大推广大宣传的一年,但不是追求多少销量和占有多少市场份额的年份。詹友何首先将推广宣传的重点定位在公司的大本营广西的核心城市南宁和较大城市桂林和柳州等地。全方位多视角投放“立多多”广告宣传,同时,开展地面灵活多样的高频推广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零距离地了解体验“立多多”。仅从2014年的1月到12月初,他们在广西和江苏等地开展的专题性推广宣传活动就达近万场。一年365天,他们几乎做到了一天做三场推广活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频率和概念啊!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摆在“立多多”面前的市场“坚冰”开始露出化解的端倪。“立多多”在大范围铺市进入士多店的同时,不断地开发特通及大型连锁卖场等渠道。“立多多”相继进入南宁的人人乐、丰润家、柳州的联华,桂林的桂林华荣、苏州的苏杭时代、万客隆等大型和较大型连锁超市,和国内已有的一线品牌一样,在那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远程 路漫漫兮其修远 蓄力待发书华章
集团运营稳中升 产品打入沪粤浙
从詹友何确立了他的人生两大理想那天起,就注定了他的奋斗历程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注定了他要为此付出巨大努力。他要做出更多的“大动作”、“新举措”,以助推他的玉米黄金产业链王国梦和国际化民族品牌梦前行。
据詹友何介绍,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雨磨砺和几代人的开拓经营,力倍特(马来西亚)集团已囊括了果蔬及饮料等系列数百种产品,已成为马来西亚的知名华人企业。 目前,公司“LIGO”品牌的玉米罐头系列产品销量已跃居世界前三位。
在集团公司的运营稳中有升的同时,伴随的“立多多”市场营销在艰难中悄然破冰,詹友何确立了“立多多”产品品牌文化国内及国际营销策略:围绕核心城市、分批分步重点推进、直营打造自我的“立多多”市场模式和体系,构筑并传播以“释放压力添活力”为核心的现代健康安全消费文化主张体系,待时机成熟的时候,推出区域招标优选代理托管运营制。
关于2015年和今后的市场运营,詹友何已经做好了他的布局。在稳定巩固不断精耕公司大本营广西及江苏等已开发进驻的市场的同时,2015年开发进驻上海、浙江、广东市场,并做好美国市场的调研分析后,择机启动进入美国市场战略,将民族品牌“立多多”和“释放压力添活力”的消费文化主张传播到海外。据此,我们可以看出詹友何这一动作背后,蕴藏着他品牌国际化打造工程的更深含义。
北京建立“梦工场” 孵化高端产品系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召开的以“科学的春天”为主题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
詹友何深知要实现他的产业和品牌梦,最根本的落脚点还是产品,产品不仅是承载产业和品牌的载体,更是市场消费最终需求和体验的实体,而产品的品质和品牌的竞争力就是来自科学技术的支撑。北京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中国的标志化尤其是食品的科学技术核心力量也在北京。2014年的春天,詹友何就派出他的战略官赴北京探访对接中国食品研究院、中国食品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他要为他的产业品牌梦铸魂加力——计划和中国最高最权威院校、食品研发机构合作,整合高端食品科技人才的力量,在北京建立“力倍特产品研发中心”,从满足和应对消费诉求出发,按照不同的市场、地域、消费对象研发不同系列的定位化个性化高品质玉米系列食品。对此,力倍特的首席战略官做出的描述可谓形象生动:这个研发中心,就是詹友何未来产品的“梦工场”,力倍特品牌的孵化器。
美国挂牌做上市 国际资本助梦圆
关于中国人抵制洋货,发展和保护民族产业的历史由来已久。偌大的中国及庞大的消费人群,决定了中国是全球任何一个国家或大商家关注的市场,甚至中国市场的消费都可以决定了一些企业的走向和生存发展程度。詹友何的海外生活和从商经历,让他对这些的感受和认知更为深刻。他认为,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全球经济逐步走向一体化,市场是公平客观的市场,谁强大谁的产品和服务好,谁就会占有先机,赢得市场。为此,詹友何在忙碌着国内基地建设、产业(产品)及市场运营的同时,将战略的目光投向了美洲大陆。他在精心筹划着公司在美国上市。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要吸收更多的国际资本,然后将他们的资本注入我们的民族产业中,加快民族产业和品牌的发展进程,继而把我们的产品和品牌推广营销到世界,实现我的民族产业和品牌国际化理想。
经过几年的酝酿准备,伴随着公司管理不断按照国际化上市公司要求的运营,詹友何和他的力倍特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上市的目标迈进。据了解,力倍特将在2015年实现挂牌上市,由此进入产业品牌国际化运营的新历程。
传承 奋斗不忘行善举 爱心传递正能量
在南宁江南区星光大道一栋大楼,力倍特公司占据其中一层,面积上千平方米。进入公司大门,墙上有几个引人注目的字:思利及人。詹友何说,那是曾祖父传下来的祖训,己经成为公司的文化,思利及人的文化铸就了力倍特,变成了一种凝聚力,一种推动企业前进的巨大力量,他一刻也不敢忘记。
近几年,在每年酷热难耐的夏日中,詹友何都会带领“力倍特”团队慰问南宁市一线民警,为南宁市的警务站赠送饮料、太阳伞、雨棚等。2012年,詹友何与中国企业家发展商会爱心人士到横县校椅镇中心小学开展了“关爱女童?奉献爱心”捐助活动,共捐献助学金4.2万元,扶持70名春蕾女童每年每人600元助学金。
2014年7月25日,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中学初二学生韦银念被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消化道出血,其父母四处奔走筹钱医治儿子,获知该消息后,詹友何让公司员工带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到医院看望韦银念。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詹友何的亲自组织力倍特(中国)饮料有限公司员工,用大型运输车辆运送“立多多”玉米须植物精华饮品,“巴马氧泉”矿泉水,日夜兼程,将物资紧急送往灾区。经过一千多公里、近两天的行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安全抵运鲁甸灾区中心地龙头山镇龙泉村。
2014年8月13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境内持续遭受暴雨袭击,造成该县保安、隆福、东庙、下坳、高岭等5个乡镇受灾最为严重,其中受灾较为严重的保安乡保安村弄岌屯24户人家、100多人已经停电停水几天,进出也靠自制的竹筏。为帮助灾区人民抗击水灾,广西力倍特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紧急采购大米、花生油、方便面、矿泉水、饮料等一批应急物资,安排专车连夜从南宁出发,把爱心物资和慰问金发放到该屯每家每户的灾民手中。
“我们所做的公益还很少,以后我们会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尽力帮助更多的人。” 詹友何说,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三四代人的努力,经历无数风雨,力倍特公司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在每一次面临选择的紧要关头,都是思利及人给了我们指引。思利及人,让我们懂得,企业的存在,就是让员工、客户、社会都受益,造福社会,而不是家族满足私欲的工具。思利及人,就是顺应人性,顺应时代,永远是我们获取成就,造福社会、服务人类的指南。(冯刚)
|